行业动态

WHO呼吁全球改用“智能”注射器

发布时间:2015-03-11 

        世界卫生组织2月23日发布长达32页的《世卫组织医用安全型注射器肌内、皮内和皮下注射指南》,敦促各国到2020年全部改用新的“智能”注射器。只有在注射器单次使用后不能重复使用会干扰治疗程序的少数情况下(例如使用静脉泵为病人输液),才可有例外。《指南》强调了注射器安全性能的价值,包括应提供安全装置以防卫生工作者被针头意外刺伤进而受到感染

        患者安全是卫生保健的一项基本原则。医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包含一定程度的内在不安全性。
        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由于不安全注射,估计多达170万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多达31.5万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多达33800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世卫组织还强调需要减少不必要注射次数,认为这是降低风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每年总共有160亿次注射,其中大约5%的注射用于儿童和成人免疫接种,5%用于输血和注射避孕药等其它程序。其余90%的注射是通过肌肉(肌内)或皮肤(皮下或皮内)注射药品。许多注射并无必要,或可通过口服药代替。
        世界各地都存在不安全注射传播感染的情况。美国内华达州于2007年暴发丙型肝炎疫情,经追查,原来是一名医生向患丙型肝炎的病人注射了麻醉剂,然后使用同一注射器从已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同一药瓶中提取多剂麻醉药为若干其他病人注射。在柬埔寨全国第二大城市马德望市附近,有200多名儿童和成人于2014年12月检出呈艾滋病毒阳性,疫情后来被认为是不安全注射造成的。
        使用设有安全装置的注射器对于在世界各地防止人们感染艾滋病毒和肝炎以及其它疾病极为重要。这应是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世卫组织建议肌肉或皮肤注射的新 “智能”注射器有防止重复使用的功能。一些注射器在柱塞上有一个薄弱点,一旦使用者在注射后试图拉回柱塞,柱塞就会破损。有些注射器里有一个金属扣阻止抽回柱塞。还有些注射器在注射后针头会回缩至针筒内。
        另外,通过在注射器中设置安全装置还可防止卫生工作者被针头刺伤进而造成感染。完成注射后,针头会自动戴上护套或护罩,以防使用者被针头意外刺伤和可能受到感染。

信息来源:中国急危重症网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外高桥美约路222号五楼501室

 

邮 编:200131

传 真:58661522

电 话:58661516

邮 箱:mdta@mdta.org.cn

相关链接

©2018 上海浦东医疗器械贸易行业协会

沪ICP备19039930号-1 沪公网安备3101900200021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2-0001

技术支持:维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