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011年全球生命科学供应链高层峰会现场
2011年11月17—18日,为期两天的2011全球生命科学供应链高层峰会于上海浦东淳大万丽酒店拉下帷幕。本次峰会由GlobalSCM Group主办,得到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和上海浦东医疗器械贸易行业协会共同支持。这次高层峰会汇集了全球160余位医药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及其他生命健康行业的供应链高层领导。本次全球生命健康供应链高层峰会无疑是今年亚太地区业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供应链高层年会,聚焦专属生命科学领域的供应链战略与解决方案,为所有与会者提供高质量、高价值的交流研讨平台。来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级供应链管理层及行业领袖出席了此次峰会。 近年来,医药、医疗保健、生物科技市场的全球化固然创造无数商机,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由于不同国家的监管制度差异、高价值温度敏感产品的安全性、多个供应商的风险管理与评估、物流的高成本等因素促使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正步入整合与协作时代。而供应链管理尤其显得突出,这就成了本次峰会引人注目的聚焦点。峰会就是旨在找到一个有自动适应能力的供应链的网络化方案,并将企业和客户、供应商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紧密地联盟在一起,以发挥整体的优势和功能。
图2:会议专家组在会议开始时候引导发言。图为严樑会长发言。
图3: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孟冬平副会长在会议上发言
上海浦东医疗器械贸易行业协会作为本次峰会的支持机构,直接参与并组织了国药、上药、外医销、波科、畅联物流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参加了本次峰会。协会特邀请了国家质监局中国编码中心医疗推动部黄泽霞负责人参与医药领域热点讨论,与会议分享国家物品编码职能机构、全球医疗供应链发展和全球GS1组织构架情况。商务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孟冬平副会长在会议上介绍了医药保健产品市场全球化趋势情况下,国内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方向。严樑会长在会议开幕专家引导发言中指出,解决医疗供应链安全可控、高效透明问题的核心是当前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医疗服务部门对产品标签和信息共享模式的协调,对管理方法形成共识。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在医疗器械领域,UDI(Unique Device Identifier)标签概念的运用是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与未来的目标。 会上特别引人关注的瑞士SICPA公司发言,他们研究了中国的药品识别码后,在发言中指出解决中国药物供应链信息管理可能的途径;国际化药品供应链编码方案需要一个全球的进程和协调,当前最可能的方案是让药品直接使用GS1物品编码,采用数据库来共享不同部门关心的信息,这个发言得到与会不少专家的认同。 会上,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程俊佩总经理发言,由于该公司目前代表了中国医药物流的核心,其提出的统计数据和概括的中国市场医药物流发展的趋势,得到参会人员的广泛重视和认可。国药物流系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加强参与中国医疗器械物流的重组和改革以及公众关注的进口高值消耗性医疗器械市场,支持上海保税区提出的“PTP”(港口到病人)安全理念设计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通过2011全球生命科学供应链高峰论坛组委会的精心筹划,会议期间,四次小组讨论、以及饭后茶余的自由交流,为全球生命科学供应链领袖及高端管理人员打造了千载难逢的交流机会。利用会议机会,本协会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向峰会散发了全球物品编码组织通过2年全球调查总结,提出药品供应链信息追溯7个模式的调查问卷材料(这个医药供应链信息分享模式对医疗器械今后管理模式讨论有价值。见附件),会议要求相关企业自愿在12月15日前积极参加发表各自的意见,参与全球各国的互动和协调讨论。
二天的峰会在丰富的收获和意犹未尽的气氛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外高桥美约路222号五楼501室
邮 编:200131
传 真:58661522
电 话:58661516
邮 箱:mdta@mdta.org.cn
©2018 上海浦东医疗器械贸易行业协会
沪ICP备19039930号-1 沪公网安备3101900200021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2-0001
技术支持:维程教育